紅旗河工程的最大疑點,是源頭選在哪里?
大家知道,紅旗河工程就是讓藏水入疆的工程。鑒于我國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域,缺水帶來的沙漠化一直難 以根治,每年國家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沙,因為缺水,巧婦難解無米之吹!如果規劃一條紅旗河,豐富的藏水不正好解決大西北的缺水?!這種豐滿的設想很不錯,值得肯定!
十四五計劃再次提及藏水入疆,紅旗河方案最大的亮點,是依托地勢高低自流,實現自主調水,每年可以向我國西北地區注入高達600億立方米的水源,這超過了黃河水的入海量(560億立方),投入資金總規模達到4萬億,流經新疆沙化區羅布泊,還有目的地33萬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光羅布泊就是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通水后的羅布泊,必然重新復蘇當年的綠色江南面貌!
這里得提示一下,紅旗河工程的攔水壩自然是墨脫水電站,那么紅旗河工程的問題來了,墨脫位于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南端,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后一個縣,處于喜馬拉雅山南端,這里也就屬于藏南。由于喜馬拉雅山的阻隔,印度洋水氣流不能北上,所以這里的雨量充沛,讓墨脫有了西藏的江南之稱,墨脫平均海拔1200米,河谷地帶海拔最低處只有200米。
墨脫境內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其低水位海拔高不過500米,即使讓墨脫攔水壩超過墨脫的平均海拔高,讓其水位海拔高超過2000米,還得讓墨脫大拐彎處,有提升水位1500米的攔水壩,這又是一個遠遠超過三峽大壩的雄偉工程,三峽大壩的攔水位,只是提升了175米,紅旗河工程所嫁接的墨脫攔水大壩,將是空前絕后的…
而新疆的平均海拔在4383米,墨脫的平均海拔高要低出2300多米,這分明是水讓逆流而上呀,怎么能實現自流呢?這意味著紅旗河的源頭定位在西藏墨脫,是不可以的。
即便新疆羅布泊的平均海拔高只有800米,塔克拉瑪干沙漠海拔1200至1500米,可紅旗河繞道6000多公里,要穿越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地域,翻山越嶺,僅有的幾百米落差勢能,早已在流經長途中消耗殆盡,自流的動力難以支撐到最后送達目的地!
由此看來,紅旗河的源頭不能放在喜馬拉雅山南端的墨脫,只能放在墨脫縣的上游點,或脫離墨脫更遠的河段,這樣可以保留高水位的蓄水。這也意味著位于墨脫大拐彎附近的攔水壩,只能定位于電站工程。而紅旗河的源頭,最好讓雅魯藏布江的水位達到海拔3500米左右,這就需要在墨脫的最上游點,或跨越墨脫的上游,再建一個發電攔水壩,與墨脫大拐彎的發電攔水壩,做成并網發電的兄弟組合。
總之,紅旗河的源頭根本不能定位在墨脫的拐彎附近,因為墨脫的平均海拔低,只有1200米,大拐彎的水位海拔并不高,攔水壩即使能讓騅魯藏布江的水位提升到海拔2500米,其海拔高也遠低于新疆的平均海拔,低于青藏高原。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讓紅旗河的源頭上移,建在墨脫上游的攔水壩讓水位海拔提升了,紅旗河自流的勢能才能順利保留!
思鄉人于2022/6/19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