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级大片-欧美a级毛欧美1级a-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欧美a级片免费看-欧美a级片视频-欧美a级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平凡崗位上,也能一路生花——訪黨的十八大代表、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馬腰作業區機械一隊副隊長唐艷


夏日炎炎,連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東方港務分公司馬腰作業區機械一隊副隊長唐艷坐在駕駛室內,熟練轉動鏟車操作桿,使用碳陽極接卸專用夾具固定好貨物,再操作貨叉進行轉運。

裝卸作業過程中,貨物很容易側摔出去,用上唐艷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明的神器——碳陽極接卸專用夾具和貨叉,就能把貨物牢牢抓緊,居高不下的貨損率得以降低,2020年貨損率降到零,裝卸作業效率提高整整3倍。

回望這十年,不僅是時間上的跨越,更能從中看到連云港港口以及這座城市的發展跨越。唐艷說,如果用一個詞概括這十年,那就是跨越。十年間,連云港港口航道等級提升到30萬噸級,遠洋干線、深水大港、中歐班列、物流場站無縫銜接,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運量連創新高。

作為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能為港口和城市建設貢獻力量,我倍感自豪。從一名鏟車司機成長為技能專家,并當選黨的十八大代表,唐艷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華章。

開好鏟車,要多吃苦更要動腦筋

開鏟車要多吃苦,開好鏟車更要動腦筋。這是唐艷的座右銘。1990年,唐艷成為港口一線鏟車司機。在港口,裝卸司機需要露天作業,工作強度高、環境艱苦。無論寒冬還是酷暑,唐艷從不叫苦喊累,出色地完成各項生產任務,未發生任何安全質量事故。工作這么多年,唐艷放棄的節假日休班粗略估計超過800個。

苦練高超技藝,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一路生花。在唐艷看來,潛心鉆研、精進技能,就是對工作的尊重和熱愛。她駕駛一臺鏟車在氧化鋁灌包機兩個下料口中來回穿梭奔忙,平均每天腳踩剎車1500次至2000次,下班后,腿都站不直。雖然辛苦,內心卻很滿足,因為不僅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工作,技術熟練程度也不斷提高。經過持續的技能改進,唐艷一個白班裝卸氧化鋁作業量突破1470噸,創下港口白班單車氧化鋁作業量最高紀錄。

作為連云港港口第一位能嫻熟駕駛多種車型鏟車、進行多個貨種高難度裝卸作業的女司機,唐艷參加連云港節能技術比武比賽,獲得實踐操作第一名,被授予市技術能手,并多次摘得省技術能手稱號。

唐艷總結出的裝卸氧化鋁、膠合板等15個貨種的先進操作法、腳輕、手快、少剎、勤查、多滑一鏟準二確認等鏟車節能操作法,在連云港港口推廣應用后,有效提高了裝卸效率,解決了生產難題,使得她工作的機械一隊燃油消耗持續下降。

團隊強才能創造最大價值

個人強不代表團隊強,只有團隊強才能創造最大的生產價值。2010年1月,唐艷勞模創新工作室掛牌,唐艷和同事們持續攻關技術難題,開展技術創新。針對散改集發運作業效率低、噸袋破損率高的問題,他們反復試驗,在車輛貨架上加裝防護板,用報廢輪胎做緩沖,根據數據制作專用叉具,結果噸袋破損率大幅降低,裝卸效率和裝卸質量大幅提升,在減少鐵路運輸過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同時,生產效率提升近2.5倍。

針對氧化鋁作業中人機配合不到位而造成的傷害事故,唐艷和工作室成員創新推出噸袋快速摘鉤裝置,使得東方港務分公司氧化鋁貨種裝卸效率提升近20%,且未出現一起安全事故。唐艷工作室制定的人機配合369工作法實施以來,職工主動溝通、確認率達100%,各類事故隱患大幅下降,人機配合作業中的意外傷害得到有效控制。

唐艷工作室自成立以來,解決生產環節困難20余項,獲得連云港港口集團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共9項,先后申報科技進步獎項90多項,5項獲國家專利,累計為港口創造效益2000余萬元。2014年,唐艷勞模創新工作室獲批成為連云港首個省級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2019年,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唐艷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成為連云港首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通過傳幫帶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唐艷發現,港口職工每年退休人數較多,通過傳幫帶培養更多技能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除了鉆研解決生產中的實際技術難題,唐艷工作室還啟動技能人才孵化計劃,選拔省市級技術能手、省市級技術比武狀元擔任師傅,定期舉辦技能交流講堂,利用報廢零部件制作教學模具,強化職工業務技能。

以工作室為平臺,以職工技術比武名師帶高徒等活動為載體,唐艷和同事們年均培訓技能人才600余人次。機械一隊全隊共有6人獲省技術能手稱號、2人獲省首席技師稱號、12人獲市技術能手稱號,全隊職工技師證書覆蓋率達30%。去年,機械一隊共完成操作4900萬噸,較往年上升10%,全年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零起。全隊職工多次打破單車接卸紀錄,節約材耗能耗等各項經濟指標均走在公司內部同級單位前列。

最近,我和工作室同事正忙著膠合板、噸袋專用貨叉研究,以便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確保鏟車作業安全性。唐艷還為集團職業技能比武大賽做準備,向青年技術骨干傳授操作經驗。希望國家能夠出臺相關政策,為工人隊伍的學習培訓、職業發展提供針對性舉措,幫助產業工人更好地成長。唐艷滿懷期待。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