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级大片-欧美a级毛欧美1级a-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欧美a级片免费看-欧美a级片视频-欧美a级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提升產業平臺功能


提升產業平臺功能(圖1)

圖① 鄒城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圖為鄒城東華重工礦用液壓支架生產車間。張克寧攝

圖② 在河北成安縣經濟開發區北京閥門生產車間,員工在對閥門產品進行檢測。武成軍攝

河北成安縣

產城融合提檔升級

近日,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經濟開發區內的北京閥門有限公司高端閥門生產車間,機聲隆隆,滿負荷生產,工人們在生產線前忙碌著。一個個球閥、蝶閥、閘閥等產品從智能化生產線上被制造出來,經過機加工、裝配、試壓、刷漆、檢驗、包裝等流程,整齊擺放等待發往世界各地。該公司是中國機械500強企業,年產量達3萬多噸,產品廣泛應用于30多個領域,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北京閥門于2017年年底啟動搬遷,整體從北京大興陸續搬進了成安縣北方閥門產業園內,成為京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轉移中第一個進入河北的項目。談起搬遷的原因,公司常務副總陳麗說:企業在北京發展空間有限,搬遷到成安縣后,當地政府安排專人對我們企業進行‘一對一’全程幫扶,精準服務,定期回訪,及時協調,實現了企業手續辦理‘零障礙’,服務企業‘零距離’。企業新建了5座廠房,并且有自己的原材料加工車間,交貨周期也從60天縮短到20天,發展空間更大了。

閥門產業是成安縣特色產業之一,通過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實施制造業轉型升級、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等,形成了集高端智能閥門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閥門產業集群。隨著大批企業入駐,成安縣北方閥門產業園也隨之名氣大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目前,該縣閥門研發制造企業已達22家,年產值19.8億元。

園區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做強園區平臺,才能促進產業聚集。成安經濟開發區按照‘新九通一平’要求,不斷提高水、電、氣等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逐步健全金融、商業、學校等配套服務設施,大力完善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智慧園區’等服務管理平臺,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和企業聚集度。成安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蘭江說。

成安經濟開發區圍繞推進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縣提檔升級,以一區兩園模式開發建設,總體規劃面積24.8平方公里,目前已經形成了金屬管材、精細板材、成套設備及零部件制造三大裝備制造集群,電子信息、應急安防、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興產業發展也已初具規模。開發區內規劃建設了北方閥門智能制造產業園、高端特種緊固件產業園、富康智能制造新興產業園、光電顯示智能制造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入駐企業達420余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2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6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2家,吸引就業人數2萬多人。2021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70億元,實現營收698.52億元,被評為全省特色產業示范經濟開發區、全省綠色經濟開發區。

近年來,成安縣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優化經濟結構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推動縣城與園區的連接貫通,以產興城、以城帶產,形成產城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成安縣委書記劉金倉說:推進縣域城鎮化建設,產業是基礎、是支撐。成安縣堅持立足成安謀發展,跳出成安看成安,圍繞打造千億元級開發區的目標,把創新作為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提升核心競爭力。(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江西南昌縣

科創平臺引領發展

日前,在江西南昌小藍經開區(同濟大學)南昌汽車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南昌汽研院)的孵化基地里,工作人員正忙著對增程器生產線進行調試。這是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研究院合作的輕卡混合動力汽車項目,預計今年11月份實現量產。

從研發到實現量產用時18個月左右,比企業自主研發節約了一半時間,研發費用從供應鏈的角度上來說,大概能節約80%以上。南昌汽研院副院長劉年風說,目前,江鈴集團與南昌汽研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聚焦混合動力、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技術難題,雙方簽訂訂單合同金額超5000萬元。

汽車產業是小藍經開區的首位產業,為提升產業平臺的服務功能,2019年11月份,南昌汽研院正式落戶園區,該縣從資金、用地、人才等各方面為研究院提供幫助。每一次項目申報,當地政府都安排專員全程幫辦,指導研究院進行政策申報,兌現扶持資金。劉年風說。

得益于汽車科創平臺的建設,目前小藍經開區已集聚江鈴股份、江鈴控股等7家整車企業及李爾、江森、天納克等205家零部件企業,完成80萬輛整車和62萬臺汽油、柴油發動機的產能布局,是國家雙創升級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省汽車零部件新型工業化產業基地。

為吸引更多高科技創新企業入駐,南昌縣先后投入近10億元,引進組建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南昌研究院、同濟大學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南昌大學國際食品創新研究院等7大科研平臺,逐步推動食品、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筑以集成電路、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為新興產業,以5G、VR、大數據等為重點培育產業的3+3+N產業格局,傳統農業大縣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小藍經開區科創中心副主任左偉義說,通過重點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金湖科創小鎮等新型創業平臺,南昌縣陸續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目前,全縣科技型中小企業達243家,高新技術企業達317家,2021年全縣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55%,較上年度增加0.33個百分點,形成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

山東鄒城市

特色園區激發活力

初夏時節,在位于山東濟寧鄒城市的精密制造產業園,園區負責人陳宏指著一臺1米多高的特種閥門告訴記者,這是應用于核電、醫藥領域的產品,單臺售價在100多萬元以上。就在10多年前,這里還是濟寧首家市屬地方煤礦--鄒城落陵煤礦主井遺址。如今,昔日的廢舊礦區變身為百億元年產值的制造工業小鎮。陳宏說。

依靠煤電產業發展打下的工業基礎,鄒城在2020年3月份整合原有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兩家山東省級開發區,成立新的鄒城經濟開發區,量身打造特色產業區中園,加快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走出了一條縣域城鎮化特色發展路徑。

據鄒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修東介紹,開發區按照產城融合發展理念,以鄒城化工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3大區中園為主導,圍繞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機器人五大主導產業建設,輻射帶動4個工業型鄉鎮提檔升級產業,提升城鎮化發展水平。目前,園區集聚效應不斷增強,產城融合帶動效應凸顯。今年一季度,鄒城經濟開發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66.61億元,同比增長6.12%,占鄒城全市的89.58%。

在鄒城機器人產業園,只見標準化車間一字排開,人才公寓、研發辦公樓、展廳等一應俱全。機器人產業也是鄒城特色園區助力產城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自2013年招引落地第一家機器人企業以來,鄒城始終把機器人作為引領經濟轉型的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打造集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公共配套服務、整機企業孵化、系統集成應用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化園區。

鄒城將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轉型,形成‘機器人本體制造+系統集成研發+行業應用’的產業鏈條和生態圈,推動當地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步伐。建設機器人產業園有效帶動了當地人流、物流、科技流集聚,為本地城鎮化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山東省智能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院院長于洪金說。

鄒城相繼打造了10余個特色園區,在產業轉型升級和加速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著兩促進作用。2021年,鄒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達780億元、增長24.3%,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87家,城市建成區面積達48平方公里,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農村集中供水、無害化衛生廁所全覆蓋,城鎮化率達到65.5%。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來源:經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