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级大片-欧美a级毛欧美1级a-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欧美a级片免费看-欧美a级片视频-欧美a级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


前段時間,廣東揭陽17歲女孩殘忍殺害4歲男孩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但隨著詞條不斷變灰,事件便開始沉了下去,然而未成年犯罪的案例也一直在發生。

甚至有部分小孩犯罪后仍然能理直氣壯地說:我才xx歲,不用坐牢。

網飛就曾經針對未成年犯罪題材出過一部影視劇《少年法庭》。

無論你信奉的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一個事實是,惡,從來都不分年齡。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

女主角是少年法庭法官沈恩錫。

而她成為少年法庭法官的理由很堅定,就是:對少年犯厭惡至極。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

對于少年犯法,社會上一直有很多聲音:

少年背后的成年人,才是罪魁禍首

人性本惡,正義的審判已經是對罪惡最大的仁慈

如果家長和社會都沒起到教導作用,那么人性中的惡只會隨著孩子一起成長

少年犯罪背后不僅是父母教育的失敗,透過這些孩子的成長和犯罪過程,這個社會也必須背負部分責任。

少年犯的惡,到底有多狠?

夜里,一名13歲的少年拿著帶血的斧頭到警察局自首,說自己殺了人。

少年叫白成友。

他聲稱自己在勒斃8歲的被害人后,用斧頭肢解尸體并且棄尸,而器官和部分軀體都被棄置到廚余垃圾桶。

犯案地點就在鄰近的派出所和小學的社區大樓內。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3)

13歲少年對8歲幼童如此殘忍殺害,在社會上引起一片喧嘩與憤怒。

但面對眾多的憤怒,這個少年很清楚,自己未滿14歲的觸法少年,即便是犯了罪殺了人也不用入獄。

甚至在法庭上毫不掩飾地說了句:太爽了。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4)

白成友講述殺害過程時,顯得異常地興奮,把作案過程完全當成是一個笑話去講。

你知道當時他藏在那里嗎?

你真應該看看他害怕的表情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5)

但白成友尚未滿14歲,哪怕是上了法庭,最多只能判他在少年輔育院待2年。

這就是當今少年犯罪的現實。

社會民眾面對如此冷血的少年犯感到恐懼,于是要求嚴懲小學童兇殺案加害人,以及廢止《少年法》和提高《少年法》量刑基準。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6)

但如果完全廢除《少年法》,用法院姜部長的話來說,不現實。

所以他們能做的是什么?要不斷完善和修訂《少年法》,提高少年犯的監管品質,預防犯罪并且減低再放率。

少年犯罪,社會無能為力,但惡的繁衍,其實環環相扣也有跡可循。

惡的繁衍,有跡可循

開庭時,白成友沒有家屬到場。

因為補習班工作的原因,直到庭審結束,白成友的母親才匆忙趕到。

一到場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孩子還要在審查院呆多久,新聞報導也說他不會被判刑。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7)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8)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9)

而從事發到開庭,白成友的家屬,一句道歉也沒有說,甚至也沒有拜訪過被害人家屬。

作為家長同樣也完全意識不到錯在哪里,這更加可悲。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0)

每一個少年犯的父母基本都會說: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問題就出在這,了解?然后呢?

繼續袒護包庇,意識不到錯誤,甚至還死皮賴臉地求法官放過她的孩子。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1)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2)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3)

如果簡單的原諒了,那受害者和家屬怎么辦?

自己的孩子在沒有媽媽的陪伴下,陷入恐懼然后被砍下四肢,無辜喪命,加害人還不用坐牢。

而受害者的父母卻要在遺體不完整的情況下舉行葬禮。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4)

悲劇發生后,受害人家屬的要求只有一個:別讓這種憾事再發生,需要嚴懲少年犯。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5)

人心險惡,人被逼入絕境時才會逐漸露出本性。

事實上,犯罪的并不止白成友一人。

白成友聲稱自己的犯罪動機是有思覺失調癥,產生幻覺,所以將幼童誘拐回家預謀殺害后截肢棄尸。

但有思覺失調癥的患者們,因為專注力不足,所以通常無法清理現場,會當場被捕。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6)

第三名當事人,就是16歲的韓睿恩。

整個作案過程,是16歲的韓睿恩負責殺人摧毀尸體棄尸,而13歲的白成友負責自首投案。

之所以會自首,完全是因為白成友知道自己是觸法少年,想要利用《少年法》自保。

韓睿恩在看到鮮血后還興奮得手舞足蹈,這是一種性本惡。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7)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8)

性本惡的背后,韓睿恩父母難以逃脫責任。

他們都在美國定居,事業有成,即便是女兒出了事,也只是委任了一家律所全權處理,選擇不出庭。

最終在證據確鑿之下,韓睿恩被判20年有期徒刑,而白成友被裁定十號處分,移送少年院兩年,20年的有期徒刑已經是最高判罰了。

《少年法》最初的立法意旨,是為了改善反社會少年的周邊環境以及矯正其品行,以幫助他們健全成長。

無論是加害人還是被害人,最終是讓他們不再卷入犯罪行為,而不是一塊免死金牌。

但如果父母因為心疼孩子總是選擇了袒護包庇或放任,無疑是在助推惡的繁衍,也會有很多的家庭因此而變得支離破碎。

惡被繁衍,不是個案

《少年法庭》 述說的不僅僅是少年犯分尸案。

甚至還改變了韓國N號房事件、家庭暴力、特殊盜竊、援交詐騙、性交易,學校舞弊泄題等等。

劇中的少年犯有些是性本惡,有些是因為家庭缺失導致誤入歧途,有些最終也改邪歸正。

但問題出現時,如果一環接一環地沉默或草草了事,那真相永遠不會被揭開,罪惡永遠也得到了庇護。

原本是國家該承擔的事,卻只能依賴個人的犧牲奉獻來達成。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19)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0)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1)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2)

沈恩錫在少年法庭上又名十恩錫。

她十分痛恨未成年的少年犯,過去在少年法庭獨任審判時,沈恩錫判決幾乎都是最重型十號處分。

在別人眼中的她冷漠又堅硬,甚至孩子們之間有句話:

不管惹出什么事,只要避開十恩錫就沒事。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3)

這句話可以透露兩個信息點:

1.沈恩錫對少年犯嚴懲不貸。2.其他的法官會念在是初犯,然后給予機會。

當年沈恩錫的兒子被殺害,結果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審判就結束了。

兩個犯了法的未成年出來時,還在嬉戲,完全沒意識到他們手上背負著一條生命。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4)

法官說,少年犯只有11歲,是初犯:他們說那是失誤,也已經道歉反省過了。

一個失誤,足以讓另一個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惡魔這句話永遠不過時。

少年犯殺了人,從出庭受審到接受處分的時間,只需要三分鐘,如此輕佻地就把案件完結,那少年犯在這三分鐘里學到了什么?

法律無法保護每個受害人

犯了法的代價原來不過如此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5)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6)

大韓民國法官總人數共計3300余名,而在少年法庭任職者大概有20名左右。

這20多名法官,每年要面對3萬名以上的少年犯。

如果惡童不再是個案,那就不再是別人家的問題,而是家庭和整個社會系統出了問題。

法律就是需要用來證明,犯了法就要嚴懲不貸。

萬一他們瞧不起法律,覺得法律可笑,到時我們該怎么辦?

萬一他們長大后變本加厲,導致有更多受害者,到時誰要負責?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7)

另一方面,少年犯罪的背后,錯的又何止是他們。

每位少年犯的父母都會祈求法官再給一次機會,但又有誰能給受害人機會?

如果犯罪的人可以簡單地被原諒,那受害人原有的公正與公義誰來幫他們維護呢?

這些問題我們都知道沒有百分百的標準答案,但類似新聞在現實中發生時,又讓我們不得不反思。

例如大連十三歲男孩殺害十歲女孩一案,男孩同樣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而在開庭時,男孩家屬無一人出庭。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8)

或許孩子的本質永遠都不可能改變,入獄也不是最理想。

但至少,在判罰這一環節,它發揮作用了。

服完刑,長大成人,然后呢?然后最終還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父母都不努力,又奢望孩子們能做出什么改變呢。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29)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30)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31)
這韓國丑聞,一句未成年就洗白了?(圖32)

年齡小不是性本惡在社會繁衍的理由,年齡小也不是逃脫責任的免死金牌。

像沈恩錫所說的:

教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

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如果整個村落都滿不在乎,就會毀掉一個孩子的人生。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