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炭破碎的新型齒輥破碎機VS傳統齒輥破碎機
原標題:用于煤炭破碎的新型齒輥破碎機VS傳統齒輥破碎機
近年來,隨著煤炭行業的轉型升級,煤炭行業對高效綠色發展的要求與日俱增。
越來越多的煤礦生產的褐煤和煤矸石被粉碎后出售給煤化工企業進行深加工。
在煤炭行業,對成品粒度的要求極為嚴格。一般成品的粒徑在25-70毫米之間。如果太大,則會堵塞爐子,無法進行進一步的煤炭加工。
齒輥式破碎機是目前煤炭行業應用較為成熟的煤炭破碎設備,以其處理量大、過破碎率低的優點滿足了客戶的所有需求。
煤炭破碎--齒輥破碎
世邦礦機在原有齒輥破碎機的基礎上,根據客戶要求對輥子的結構和材料進行了優化,以適應硬矸石的性質和特殊的工況,保障煤炭企業的正常生產。
傳統的齒輥破碎機通常采用雙電機驅動。采用兩套電機、聯軸器和減速機驅動獨立的滾筒,使滾筒具有粉碎大塊煤料的動力。
傳統齒輥破碎機結構
聯軸器應用于減速機和軋輥之間以傳遞扭矩。齒輥和傳動系統分別與機架連接,消除齒輥破碎機的振動。
傳統齒輥破碎機出料粒度為70mm,一般采用環型結構或輥型結構。
傳統的齒圈式齒輥破碎機具有性能穩定可靠的優點,但也存在耐磨性低、難以更換的缺點。傳統的齒輥破碎機一旦損壞,就必須返廠檢修。
傳統的滾子采用螺栓和齒座連接,承載能力小。因此,傳統的齒輥破碎機主要應用于精煤破碎過程,因為原煤會對輥破碎機齒造成損傷。
改進了新型齒輥破碎機的齒位及輥與齒座的連接結構。
齒位方面,對輥破碎機齒沿周向設置,采用大齒與小齒交替的設置形式。在正常出料粒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壓輥的破碎力,從而提高產量、耐磨性和使用壽命。
由于原煤具有顆粒大的特點,HXJQ工程師對輥式破碎機的連接結構進行了合理的優化設計。
新型齒座采用正八角形。帶齒滾子和帶齒支架通過平頭和內六角螺釘連接(傳統的通過螺栓連接)。
齒與齒座的接觸部位經過徹底處理和改進,扭矩通過平鍵傳遞,可防止內六角螺釘受到煤料的剪切力。并且螺絲可以更牢固,更可靠。
同時,緊固螺栓與帶齒滾子保持架通過螺釘緊固塊連接,保證了結合強度,互換性和更換性也可靠。
材料改進
齒是齒輥破碎機的主要易損件,因此選擇合適的材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要求材料應具有足夠的硬度、韌性、抗沖擊性和耐磨性。此外,還應考慮以下的機械加工性和焊接性。
傳統齒輪材料
目前最常見的耐磨材料是高錳鋼和低合金調質鋼。
高錳鋼
高錳鋼是最常見的耐磨材料之一,經過加熱處理后,高錳鋼韌性大,硬度低。
高錳鋼零件在反復沖擊時,零件表面發生變化,硬度迅速增加,最高可達HRC54。它會顯著提高耐磨性,但零件內部保持靈活。這些是高錳鋼的主要特點。
但是,齒輥式破碎機破碎煤料是通過剪切和拉伸,沖擊和擠壓較小,這使得高錳鋼不能發揮其提高硬度和強度的優勢。因此,高錳鋼不適合制作牙齒。
低合金調質鋼
為更好地提高齒的耐磨性能,傳統的齒輥破碎機一直采用低合金調質鋼為材料制造齒輥。一般來說,40Cr用于加工牙齒。加工后,提高了齒的抗壓強度和使用壽命。
但是,由于牙齒表面只有幾毫米厚的耐磨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經常疊加,給工人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目前,這種齒輥破碎機主要用于破碎精煤等軟質物料,但不用于破碎原煤。
新型齒輥破碎機齒采用整體鑄造成型工藝,優化了C、Cr、Mn、Mo、Si、Ni等主要元素的配比。最后選用中碳貝氏體鋼作為齒輥的材料。
中碳貝氏體鋼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經調質熱處理后,加工出硬度高、耐磨的貝氏體。具有HRC50硬度和1500MPa抗壓強度的優良綜合性能。
此外,整個帶齒滾子結構的材料,包括帶齒滾子、帶齒滾子保持架和螺紋緊固塊,都進行了合理的匹配,使各部件的強度和硬度更加平衡合理。
應用程序改進
位于印度尼西亞東加里曼島的露天煤礦原煤開采采用單層卡車的半連續開采工藝。
粒度大、硬度高的原煤中含有大量的蛭石。
原煤先由顎式破碎機破碎至300mm以下,再由齒輥破碎機破碎至70mm以下,再由皮帶輸送機輸送至儲煤倉。篩分后25~70mm的成品出售給化工公司。
原齒輥破碎機長期運行后出現以下故障:
大量煤料被過度破碎,嚴重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齒輥損壞嚴重,維修費用不菲。
設備故障率高,維護成本高。
客戶表示,為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工人的勞動強度,保證生產系統的正常運行,急需對現場進行技術改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