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監理企業將成為推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主導力量
建設監理
實時了解建筑行業資訊和更多深度好文
關注
來源:武漢建設監理與咨詢行業協會作者:黃欣
當前我們正處在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個大拐彎時代,每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疊加,看似原來不可涉及的領域正逐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在國家經濟發展由需求側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的大背景下,作為我國建筑業五方責任主體之一的工程監理行業,經過30多年的一線實戰管理積淀,已有100多萬從業人員和200多家收入過億元的行業企業,有理由有信心搶抓機遇和資源,適應外部變革,通過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形成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提供菜單式服務、打通全過程的行業群,成為推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主導力量。
一、工程監理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先發優勢
1、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
國辦發【2017】19號文在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中,用短短181個字向包含工程監理在內的工程咨詢服務相關各方,提出了全過程工程咨詢意見要求。住建部專門針對工程監理行業下發建市【2017】145號文,提出了促進工程監理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組織實施等明確意見。說明政府層面已經認識到工程監理行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性,那種監理制度將被取消、監理沒有存在必要的不實之辭,已被全面準確評價工程監理制度,大力宣傳工程監理行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化為齏粉,工程監理行業和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將開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2、市場潛在壓力和需求變化
監理行業各個資質等級間每年都在不斷的變化,綜合資質和事務所資質是增長和下降的兩個極端,說明行業高端層級競爭將會加劇,而全過程工程咨詢將帶來新進入者,它會帶來新的資源和理念加入到現有的競爭中;而買方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從一味追求低價轉而注重監理的品牌和服務價值,這既得益于地方政府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說明投資者從單純追求即時回報,轉而更加注重長期投資收益,工程監理市場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而正是這不確定性且有活力的市場,給變革和創新提供了萌發的土壤,為工程監理企業轉型升級調整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
3、企業自身的變革要求
收入低、責任大、風險高的行業特征,導致技術、管理等專業人才大量從監理企業流出,導致企業不得不雇傭那些具備簡單勞動技術技能的人員,進而影響工程監理企業市場對外議價能力孱弱、自身管理水平低位循環、安全質量責任風險概率陡增的行業通病。這種長期失血缺血的狀況,這些的苦難經歷,我以為對于曾經舶來品的經過二十多年中國市場經濟洗禮的工程監理,謀求改變目前自身不利狀況的需求正在聚集膨脹,企業內部變革的力量將會通過某個契機而爆發,這個契機就是創新發展,而這是企業自愿的呼聲。
因此,工程監理企業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之路可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其他咨詢服務行業所不能比擬的。適應變革創新發展中的工程監理企業已經具備了主導全過程工程咨詢的先發優勢。
二、工程監理企業成為全過程工程咨詢主導力量的有利條件
1、大多數工程監理企業體制機制靈活,市場適應能力強
我國工程監理制度借鑒了國外工程管理制度、標準和體系,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發展起來的產物。大多數工程監理企業成立不過二十年左右,沒有過多的歷史羈絆和包袱,一些企業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產權結構清晰,經營模式靈活多變,原有的科層制管理方式被更為高效的組織管理模式所代替,在未來通過聯合經營、資產重組等方式,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變化、整合優質資源,具備成為智力密集型、技術復合型、管理集約型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的體制機制上的有力條件。
2、工程監理企業是建筑產品生產實現全過程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工程監理企業主要從事施工實施階段監理咨詢工作,而施工實施階段是調動消耗資源較多、受外界環境干擾較大、組織協同管理較為復雜的產品生產關鍵階段。工程監理企業長期浸潤在建筑生產活動的現場,代表業主與各個不同階段、提供不同咨詢服務的供應商發生關聯,是為項目目標而服務,通過協同各方資源,管理建筑產品生產過程,確保建筑產品最終質量。工程監理企業是建筑產品生產的參與者和見證者,而其他咨詢單位只是某個階段的服務者。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工程監理企業已通過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項目代建服務,已涉足并通曉了投資咨詢、市場定位、招標采購、工程造價、綠色建筑、物業運維管理等相關咨詢服務領域和相關知識,工程監理企業業已具備向工程咨詢上下游產業延伸的能力和條件。
3、信息技術發展打通了工程咨詢各專業板塊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各行各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工程監理企業可以憑借大數據、云計算、VR和AR以及BIM等信息技術和發達的互聯網資源,通過信息管理云平臺,降低信息損失,整合數據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充分發揮協調管理優勢,減少人為因素干擾,達到通過網絡信息工具實現打通全過程,拓展產業鏈的目的。
未來任何一家企業都將通過聯合、重組、互補、股本互持等展開全過程工程咨詢業務領域的合作,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在碎片了傳統知識的同時,為打通重構工程咨詢的全過程提供了技術方面的可能。因此,站在產品實現階段有利位置的工程監理企業,正可借市場資本手段、信息技術條件以及自身工程實戰能力之有利條件,成為全過程工程咨詢的主導力量。
三、工程監理企業成為全過程工程咨詢需要突破的問題
1、工程監理企業要突破對服務和產品的認知瓶頸
建筑業咨詢服務與其他服務業相比,政策、環境約束性很強。我以為隨著建筑業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市場服務主體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新的業態和服務需求不斷涌現,原來政策和環境框架下形成的服務形態出現新的變化,企業應該重新審視原來對服務和產品的認知。即通過改變拼價格、拼人數、無差異的低端粗放型經營方式,重構企業內部制度考核檢查機制,形成主動開放管理模式,引入模塊化、標準化、流程化的服務設計概念,對現有監理服務重新定義;同時,加強用戶需求研究、關注用戶體驗,變被動應答為主動講述,建立客戶關系維系機制,制定界面明確、邏輯嚴密的服務產品清單和管理清單,完成定制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服務升級。
2、工程監理企業要突破對用人的管理束縛
未來無論是全過程工程咨詢還是專業化工程監理,其智力密集型、技術復合型、管理集約型或成為其特色標簽。那些原只具備簡單管理技能和經驗型人員,會逐步被信息化、專業化、職業化人員所淘汰,責任被賦予有著現實意義的使命,經驗已升級成為綜合分析判斷能力,管理者面對掌握著不同于過去技能和知識的新人類,若用原來的一些方法、理念和激勵手段來管理,將會出現一系列的苦惱和困惑。而隨著整體行業吸引力增強,會有一批有較高職業素養、具備跨界知識結構的人才加入進來,那時人力資源管理將變得愈來愈重要。
3、工程監理企業選擇好市場定位比盲目做大更重要
未來監理企業類型結構一定是多領域(專業)、多層次、各具核心競爭力及特色、綜合和專業相結合、資源能力互補的多元化模式。現有的競爭格局將被改變,選擇好自身企業的市場定位、發展方向將比盲目競爭更為重要。誠信體系建設、資質改革、招投標制度改革等等舉措,說明無差別化的競標投標模式,只會浪費社會公共資源。將來企業的長板才是特色,而所謂的短板將被更為靈活的市場資源配置機制所彌補,各具核心競爭力的工程監理企業,更容易通過聯合、互補等方式,成為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的提供商。
因此,工程監理企業應重新設計監理從服務-產品-新服務的升級路徑,定義清晰的人力資源管理,辯證認識長板和短板,突破思維和管理的束縛,在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過程中完成轉型升級。
結語
過去三十年來,工程監理企業沒有走出各自被計劃經濟劃定的圈子,甚至視原來的圈子為不可復制的資源,遠離行業這一大的生態圈而不覺。然而,現在原有的藩籬正被打破、原有的界碑在消除,投資咨詢、商業顧問、金融保險以及行業內的設計、造價、審計、施工、物業管理等都在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我以為未來工程咨詢服務業相互依存度更高,更多的企業會以行業為母體,依托形成的全過程產業鏈,以企業組織內變革融合、組織外聯合重組等方式,適應第三次經濟全球化的加速變革。因此,工程監理企業應以當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為契機,發揮自身潛在優勢和能力,克服認知和發展上的瓶頸問題,主動融入到行業群之中,成為推動全過程工程咨詢的主導力量。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